标题:泥鳅养殖:科学培育与分塘转运技巧
正文:
泥鳅,肉质细嫩,营养丰富,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,更有着滋补药用的价值。夏季时节,泥鳅活动频繁,是泥鳅养殖的黄金时期。养殖泥鳅不仅技术简单,而且经济效益较高,是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一条有效途径。
一、培育苗种讲科学
在泥鳅养殖过程中,苗种培育是一个关键环节。面对易繁殖、难培育的问题,我们要讲究科学方法,提高苗种培育的成活率。首先,孵化池最好选用大于20平方米的水泥池,待鳅苗孵化出3天后,不急于分塘培育,而是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的策略,期间适当投喂蛋黄,培育1周后鳅苗长到1厘米左右,再分塘。放苗前,务必彻底清塘,确保水体无毒,并在放苗前试水,确保泥鳅苗安全下塘。每亩投放泥鳅仔鱼15万尾左右,投喂泥鳅苗专用粉料,注意控制水质,确保水体溶氧量和透明度,为泥鳅苗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。
二、分塘转运有技巧
当泥鳅苗达到寸苗规格时,为了优化养殖密度,方便成鱼的喂养和管理,我们需对鱼苗进行捕捞、围数、转池养殖。这一过程中,可以有效清除大型害虫和野杂鱼,为泥鳅的生长创造更优良的水质环境。在捕捞前,需检查鱼苗健康,进行杀虫灭菌处理,并停料一天。捕捞时,推荐使用密眼、材质柔软的拉网或地笼捕鱼,以减少对鱼苗的伤害。捕捞后的泥鳅苗应及时进行吊水处理,排除体内杂物,并注意抗应激处理,确保泥鳅苗的体力和溶氧充足。根据运输时间,吊水时间一般为2~10小时。吊水后,清除死亡或伤残鱼苗、害虫及野杂鱼,视鱼苗整齐度决定是否过筛分级,为后续的养殖工作做好准备。
在泥鳅养殖过程中,科学培育与分塘转运是两大关键要点,它们直接影响到泥鳅的生长速度、成活率以及最终的养殖效益。通过合理掌握这些技巧,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泥鳅养殖业,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泥鳅产品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郑州铭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泥鳅养殖技术两大要点 苗种分塘大有讲究 》